对许多远离家乡在外求学工作的青年人来说,每次春节回到父母家中可能都面临着“催婚”。父辈或许执着于延续大家庭的理想,或许只是盼望儿女过上有伴侣相伴的生活,总之,如果你还单着,那么十有八九逃不掉被相亲的命运。
澎湃新闻采访了两位相过亲也对相亲平台有长期观察的女学者,第一位吕珊珊是一名有近十年高校教学经验的教师,本硕博都在北京大学就读,专业为人文学科。从古代文学中的爱情,再到校园网中最初的 “相亲”,她还想给男性一些具体建议。第二位熊二从2019年就关注各种名校相亲平台,她常常阅读“陌上花开”这个互联网相亲平台的嘉宾信息,网友们给她起了个外号叫“陌学高级研究员”。不要找“互补”的人
吕珊珊/口述
真正合适的人,不管在哪里,都可以很快认出彼此,相亲也是一个途径。不过,我建议先不要指望相亲,先试试线下认识,哪怕是试错,也可以帮你明确你想要什么。
我当时是通过校内网找到男朋友的,校内网是以在校生为主的一般交友网,我在校内网认识了一个女网友,她介绍我去了一个诗词论坛,我在那个论坛上看到我先生的诗,很喜欢。后来论坛组织了一次线下见面,他的形象和谈吐我都觉得很舒服,我们就成为了朋友,在一起谈论诗歌和艺术。
三个月后,他见过了我父母,我们成了男女朋友,我和先生都从事教学科研工作,我们两个人能聊天,有激情,他的专业是我的爱好,我的专业是他的爱好,他很温柔,能容忍我不做家务、不打扮和暴脾气,很快就开始讨论结婚的事。又过了三个月,我们就结婚了。好饭不怕晚,但能早就早,爱情值得。
前段时间,复旦大学沈奕斐教授曾批评某名校相亲平台是“给爱情设置了门槛”,缺乏异质性的火花,但“异质性”这个词激起了我的PTSD,过去的词儿叫“互补”。
我没男友的时候就经常被这么训诫。比如一个完全没有人文素养的工科硕士追我,我不喜欢,就会有一大堆人劝我,说“就是要互补的才好,都找跟你一样的没法过日子的。”当时我以为是我错了,但我实在无法欺骗自己的感受,以至于我错误地以为,过日子就是得难为自己才行。
遇到我先生后我发现还是要和同类谈恋爱。我们过得很好,那些“互补”的家庭是运用各种智慧化解问题,而我们是压根没有问题。我认为我们过得好,是因为我们一样的地方,不是因为我们不一样的地方。
非要女博士嫁一个男文盲才算“异质性”吗?背景相似的人不能找“异质性”吗?我认为根本没必要刻意找“异质性”。很多媒婆以“互补”为借口,故意给女生找配不上她的男生,这是为了恶心她,是为了发泄对优秀女生的仇恨。
春节被相亲?这些建议不妨一看
对许多远离家乡在外求学工作的青年人来说,每次春节回到父母家中可能都面临着“催婚”。...(174)人阅读时间:2021-02-16手慢无!上线两年多的微信红包封面 为什
“手慢了,红包封面派完了。” 2月8日下午4时5分,“米粉”小陈在“雷军”微信公众号留言“...(129)人阅读时间:2021-02-13请回答1988:治愈系恋人
原创 壹心理文小宁|作者 朴素的树、虫子|编辑 《请回答1988》|图源 今天,壹心理想和你聊聊“...(161)人阅读时间:2021-02-09《紧急公关》类型创新获赞 剧集延伸话题
迷局寻真相,困境鉴人心。由黄晓明、蔡文静、谭卓、张博、林佑威主演的社会话题剧《紧急...(86)人阅读时间:2021-02-06用华为名义为小女儿姚安娜注册商标 任正
2月3日晚间,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因为向“全体员工道歉”而登上热搜榜——据悉,继小女儿姚安...(164)人阅读时间:2021-02-06